摘要:王洪认为,校园分布式光伏项目目前在国内推动人数比较少,发展还面临一定的挑战。 ...
如果未来某天取消了补贴,之前的建设的电站都不受影响,只是之后再建光伏电站就享受不到补贴了。
至此,这种由企业捐资、公益组织参与、地方政府支持组成的创新扶贫模式,在板底彝族自治乡平均海拔2250米的106.31平方公里土地上开花结果。收益将全部用于支持当地贫困妇女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
在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和满足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的同时,实现扶贫项目社会效应的最大化。三方参与创新扶贫模式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始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此次与公益组织联合贫困地区政府部门共同探索光伏扶贫+公益模式,对公司后续扶贫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经过三方专家多次实地调研考察,该乡海拔2200米以上,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年均日照小时超1300小时,具备建设小型集中光伏电站项目的条件。板底乡政府负责人在接收仪式上表示,除日常管理、技术维护、会计、出纳等专业技术岗位外,电站为贫困家庭妇女提供对光伏设备进行清洁的6个就业岗位;同时,在电站营业收入中计划每年列支10万元用于发展妇女事业,为该乡女大学生考取大学、农村医疗救助进行帮助;计划列支20万元用于帮扶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解决因病致贫、因灾返贫工作精益管理确保扶贫收益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秦国英在竣工仪式上表示,母亲幸福光伏电站在运维过程中,将特别注重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支持其参与电站清洁维护;电站的收益不仅用于救助板底乡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还要用于妇女大病救助和对贫困女大学生的支持,为提高妇女发展能力开展各类培训,促进其更好地参与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2016年7月,母亲幸福光伏电站扶贫工程公益项目正式落户该地开始动工修建。而在扶贫攻坚进入啃骨头的关键期里,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国有骨干企业的政治优势和行业优势推动扶贫模式创新,成为了南方电网公司思考的一件大事。预计贫困村光伏发电年收益达7万元左右,贫困户光伏发电年收益达3000~7000元左右。
据了解,今年以来,滁州市对全市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提出了具体操作意见,各县(市、区)也相应出台配套文件,确保光伏扶贫规范建设,落地见效。据了解,自光伏扶贫项目建设以来,滁州市纷纷创新模式,建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光伏扶贫能够长效运行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项目采用精准到户、到村的模式,通过集中建设、基层管理,发电收入精准、动态、可调整地分配给全县贫困村、户,该工作人员说,项目建成,预计每户贫困户年增加收入约3500元,每个贫困村年增加收入约70000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滁州市对全市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提出了具体操作意见,各县(市、区)也相应出台配套文件,确保光伏扶贫规范建设,落地见效。此外,滁州网记者还从市扶贫办了解到,定远县户用光伏电站采用集中联户、以村带户建设模式,既保障了站点安全,也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资金池。
由建设企业对贫困村、贫困户年平均收益实行保底,不足的部分由建设企业补齐。既保障了贫困村、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也实现了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早一天并网,就能早一天收益,进而实现早脱贫。随后,该工作人员指着电表说道:这个光伏电站建成才两个月,已经有2万度电了,也就是说,这个电站的收益已有2万块钱了。
而在运营维护上,则由建设企业在定远县设立运营公司负责项目的免费运营维护,实行利益联结效益分成后,项目运营公司为提高电站发电效率,主动提高了运营维护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投资80万元建设了光伏扶贫电站的远程在线实时智能监管系统,对扶贫电站的运维情况和上网电量、电费结算分配等数据进行实时监管。行驶在乡村路上,不时会看到一些村民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也会看到集中式的村级光伏电站光伏扶贫作为产业脱贫工程的重要途径,为促进贫困户和贫困村集体收入增长提供了新途径,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在精准扶持对象的前提下,实行净收益分配动态管理,扶持对象精准可调整,贫困户脱贫后从该电站退出,不再参与收益分配,其他未脱贫贫困户或新增贫困户可进入享受收益分配。滁州网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在光伏扶贫项目建设中,滁州市严格把关,规范工程建设流程,各地光伏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分别确定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跟踪审计单位。
滁州网记者从全椒供电公司了解到,在建设光伏扶贫项目时,该公司在光伏发电的前期报装、电网接入、竣工验收、并网发电、电费结算及后期服务方面,全力做好支持工作,同时克服时间短、任务重等困难,在10月15日前全部完成验收并网工作。据了解,自光伏扶贫项目建设以来,滁州市纷纷创新模式,建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光伏扶贫能够长效运行。
该县扶贫办在县财政支付中心设立光伏扶贫电费结算账户,统一负责发电收益结算和分配,发电收益优先分配村集体和贫困户收益后,再支付中标企业发电收益部分。该工作人员告诉滁州网记者,今年全椒县光伏扶贫项目涉及8个贫困村,284户贫困户,共建设18个分布式光伏电源项目,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全部采用全额上网的消纳方式。
近日,滁州网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全市5个重点县、市共建设户用光伏电站3026座,123个贫困村实现了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定远县在投资方式上,按照扶贫项目资金出资三分之二和建设企业出资三分之一的PPP模式,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零投入,有效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出资困难的难题,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光伏扶贫的积极性,实现了贫困村和贫困户免维护、无风险保底收益。据了解,滁州市光伏扶贫项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户用光伏发电扶贫,利用贫困户屋顶或院落空地建设的3至5千瓦的发电系统,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二是村级光伏电站扶贫,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利用村集体的土地建设100至300千瓦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按比例分配。预计贫困村光伏发电年收益达7万元左右,贫困户光伏发电年收益达3000~7000元左右。在收益分配上,按照投资比例分配发电收益,该县村级光伏电站25年年平均收益不低于4.21万元,户用光伏电站25年年平均收益不低于2068元。目前,全市5个重点县、市共建设户用光伏电站3026座,123个贫困村实现了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
此外,滁州市还加大投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给予每座村级光伏电站20万元、户用光伏电站1000元的资金补助,今年已拨付光伏补助资金824万元,与此同时,各地根据实际再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贫困户还可通过小额信贷等方式解决自筹部分。对施工企业设置资质准入条件,要求具备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和电力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用企业准入条件保证工程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和施工规范;对设备选型设置准入条件,要求所有组件和逆变器均采用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既响应了国家能源局推行的光伏行业领跑者计划,也保证了光伏扶贫电站的质量;通过工程监理、跟踪审计加强工程的实时监督管理,通过利益联结效益分成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效率。
据全椒供电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马厂镇在复兴、三合两个贫困村各兴建60千瓦,三合村、卧龙村、玉屏村三个村的21户贫困户共兴建光伏99千瓦,每户3~6千瓦不等,现已全部建成并网发电。日前,滁州网记者来到全椒县马厂镇复兴村,在现场,一排排新建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全椒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建成才两个月的村级光伏电站进行检查维护
2017年,220个村280个集中式光伏电站接网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12月15日6点42分,裕安区西河口乡潘岔村扶贫光伏电站现场,身穿工作负责人马甲的徐队一边擦汗,一边用对讲机指挥着展放并网专用线路穿越山坡的施工人员。
国网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提前介入,当好参谋,实施一站式服务。2016年裕安区光伏扶贫集中式电站52座、总容量6336千瓦,惠及19个乡镇49个行政村,实现25个贫困村,2.5万人贫困脱帽。此前国网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已顺利完成裕安区51座光伏电站的接网工作。为了确保贫困户尽早受益,城郊公司全力推进光伏电站建设和接网,为光伏扶贫项目提供一对一全过程跟踪服务,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采取三日一调度、一日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先后在白天不影响接网施工的前提下,利用晚间召开7次光伏接网专项调度会,调度协调1-3天内接网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涉及施工计划安排、物资材料供给、人员部门对接、验收送电把关等等。
潘岔村光伏电站是裕安区2016年52座户用、村级集中式需求接网电站的最后1座潘岔村光伏电站是裕安区2016年52座户用、村级集中式需求接网电站的最后1座。
此前国网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已顺利完成裕安区51座光伏电站的接网工作。2017年,220个村280个集中式光伏电站接网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国网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提前介入,当好参谋,实施一站式服务。2016年裕安区光伏扶贫集中式电站52座、总容量6336千瓦,惠及19个乡镇49个行政村,实现25个贫困村,2.5万人贫困脱帽。
12月15日6点42分,裕安区西河口乡潘岔村扶贫光伏电站现场,身穿工作负责人马甲的徐队一边擦汗,一边用对讲机指挥着展放并网专用线路穿越山坡的施工人员。为了确保贫困户尽早受益,城郊公司全力推进光伏电站建设和接网,为光伏扶贫项目提供一对一全过程跟踪服务,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采取三日一调度、一日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先后在白天不影响接网施工的前提下,利用晚间召开7次光伏接网专项调度会,调度协调1-3天内接网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涉及施工计划安排、物资材料供给、人员部门对接、验收送电把关等等基础设施完善了,如何脱贫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她积极利用自己在团委工作的优势,多方协调农家书屋项目落户村里,还帮助组建张西村锣鼓队并协调配备音响、锣鼓等,组织村民开展广场舞健身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张西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
张云岗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村里修了路,但路边沟却未改造,雨天排水难;村民也没有像样的活动场地;变压器等供电设备也满足不了全村的用电需求。冯丽丽积极与滨城区相关部门、企业对接,通过多方商谈,成功与滨州中裕集团合作,将村北113亩撂荒地进行流转,又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
在滨城区秦皇台乡一处村集贸市场大棚顶上,一块块安装紧凑整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格外引人注目。他说,正常情况下项目每天发电量在150度左右,年均收益在3万元以上,村集体脱贫有了兜底保障。